开展“五课”教研工作和“两课”评比活动
发布人:系统管理员  发布时间:2011-03-07   浏览次数:1079
各系部、教务处、科研处:
  为认真贯彻落实苏教科院科[2010]11号文件精神,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,推动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,加强教学常规管理,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,全面提高教学质量。经研究,决定开展备课、上课、听课、说课、评课教研工作(以下简称“‘五课’教研”)和研究课、示范课评比活动(以下简称“‘两课’ 评比”),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一、活动宗旨
1.促进国家和省有关职业学校专业设置、课程结构,以及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精神在教学实践层面的贯彻落实,推动教学常规工作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;
2.开展立足课堂、面向现场的教学研究、专业实践,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在教学领域有效转化;
3.引导学校教师坚持在岗学习和校本研究,跟踪行业企业用人标准,更新教育教学观念,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,提升专业化水平。
二、“五课”教研工作
“五课”教研是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性工作。
(一)“五课”教研的目的
是将备课、上课、听课、说课、评课提升到教学研究层面,整体推进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,彰显职业教育本质特色。 
  (二)“五课”教研的工作内容
  1.在备课方面,要求教师依据教学大纲(课程标准),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和特点,确立教学目标,开发课程资源,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和教学设计,正确把握教什么、如何教,以及学什么、如何学。公共基础课程,重在对学生思想品质、文化素养及其目标达成进行研究;专业技能课程,重在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、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对接的研究。
  2.在上课方面,要求教师按照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,创设教学情境,利用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,加强师生互动与相互建构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实现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展开与动态生成,追求教学特色和风格。公共基础课程,重在促进学生认知与体验相结合、知情意行合一的研究;专业技能课程,重在做中教、做中学,以及教学做合一的研究。
  3.在说课方面,要求教师执教后对目标确立、学情分析、教材处理、教学设计、教学实施、资源整合,以及教学成效、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进行全面阐述、系统分析,主要说明为何教、教什么、如何教、为什么这样教等,重在阐释教学理论的应用和课堂教学的反思。
  4.在听课方面,要求听课者对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,以及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、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、教学方式的合理性、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利用的整合性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等进行全息透视和综合判断。
  5.在评课方面,要求专家、领导、同行等依据职业教育的课程观和教学理念,以及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,对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设定、内容组织、教材处理、教学结构安排、情境创设、教学策略选择、资源整合、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及其表现的教学理念、教学特色和风格,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、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,进行诊断性和发展性评价。
(三)“五课”教研的实施要求
1.按照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“五课”教研的内涵要求,分门别类地组织开展教研工作,实现所有专业、所有课程、所有教师和所有教研人员的全覆盖。
2.各系部按年度制定工作计划,确立工作目标,拟定工作措施,提供教研保障。系部领导要带头参加“五课”教研,发挥教学名师、学科或专业教学带头人、教学能手等的作用,把“五课”教研与教学评优活动有机结合,带动教师全员参与。系部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,在校企合作中提升“五课”教研的水平。
3.各系部可通过现场观摩、课题研究、专题研讨、专家评议等手段,以及成果推广等方式,及时总结、宣传、推广“五课”教研中的先进经验和教研模式。
  三、“两课”评比活动
“两课”评比是在普遍开展“五课”教研的基础上,由学校组织的一项常规性评比活动,原则上每学期举行一次。
“两课”评比旨在引导教师提升职业道德、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,总结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,树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典型,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教师。
示范课是指已形成教学模式,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的品牌课;研究课是指某一方面形成教学特色,并具有一定研究与推广价值的优质课。
  (一)参与对象
全校教师。同一学期一名教师只能参加一门课程的评比。
(二)评比课程
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。
  1.公共基础课程,按照科目进行,分为:⑴职业生涯规划(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);⑵职业道德与法律;⑶语文;⑷数学;⑸英语;⑹计算机应用基础;⑺体育与健康;⑻其他选修课程。
2.专业技能课程,按照系属专业大类组织进行,可覆盖各专业。
  (三)评比办法
1.时间安排
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“两课”评比,上半年安排在4-6月份进行;下半年安排在10-12月份进行。
2.参评名额
各门公共基础课程和各类专业技能课程可推荐参评2~3人。
3.评比标准
依据教育部新颁教学大纲或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要求,按照“五课”教研的内涵实质,对参评课呈现的课程观念、教学理念及其教学目标、教学设计、教学实施、教学手段、教学评价、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。评价中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特色和亮点(评级要点参见附件)。所有参评课必须使用国家或省规划新教材。
4.评比程序
⑴系部遴选推荐
系部在“五课”教研工作的基础上,对申报参加学校“两课”评比的教师,组织现场听课和专家评议,并依据各课程参评名额,确定参评人选。未经系部组织的现场听课和专家评议的教师,不得推荐参加学校“两课”评比。
各系部须在学校确定的“两课”评比时间前完成遴选工作,并按照规定时间,集中上报所推荐的参评教师名单,同时报送参评教师的如下材料:①参评申报书(见附件1);②一个完整教学单元(或章节、话题、框题等)或一个完整项目的教案,教学时数不少于8课时;③参评课教材。各参评教师自行准备材料袋,将申报书封面贴于材料袋正面,材料袋内置申报书、教案、教材3种材料。
⑵学校评比
学校组织专家依据有关评价要求,对参评教师的教案、现场说课和答辩等三个方面进行评审,按照两级定标、四级评级的方式综合评分。现场说课的内容从教师提供的教案中随机抽取。说课时间和答辩时间各15分钟。
⑶结果认定与成果推广
参评课被评定为校级示范课和研究课的教师,由学校发文公布、颁发荣誉证书,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。
评定校级示范课、研究课的教师;择优推荐参加市、省“两课”评比的教师人选。
  四、工作要求
1.各系部要高度重视“五课”教研工作和“两课”评比活动,切实加强组织领导、宣传发动和过程指导,以此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职业学校专业设置、教学大纲实施、国家和省规划教材使用等方面的政策要求,推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,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,促进学校提升教学质量,形成办学特色,创立教学品牌,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。
2.各系部要建立和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,引导广大教师立足岗位,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创新。要深入教学现场,了解“五课”教研开展的情况,认真做好指导、服务和总结、宣传、推广工作,并组织好“两课”评比活动的推荐工作。学校将按年度对“五课”教研工作成绩显著的系部予以评定和表彰。
3.各系部要切实开展务实有效的“五课”教研,加强过程管理,防止只重形式、不讲实效,只重视个别参评、不重视全体提高的功利化倾向。要将“五课”教研工作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相结合,鼓励教师开展校本研究,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和呈现。
4.科研处、教务处应依据文件要求,制定校级“两课”评比的实施安排。同时,要加强与各系部的协调和沟通,深入教学一线,进行研究、指导和服务,科学、公正地做好“两课”评比有关工作,积极构建教学成果转化机制,促进学校品牌教学成果在教学实践层面的推广与应用。
 
 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日